本网讯(林俊 编辑)在化妆品行业“技术内卷”加剧的当下,OEM企业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局?广州市妆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妆泽生物”)凭借36项核心专利技术,在中高端化妆品代工领域树立了“技术壁垒”,成为行...
本网讯(林俊 编辑)在化妆品行业“技术内卷”加剧的当下,OEM企业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局?广州市妆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妆泽生物”)凭借36项核心专利技术,在中高端化妆品代工领域树立了“技术壁垒”,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走进妆泽生物,解码其研发驱动增长的底层逻辑。
从“代工厂”到“创新引擎”的十年跃迁
2014年诞生于广州花都区的妆泽生物,历经10年深耕,已从单一的OEM服务商蜕变为集配方研发、生产制造、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智造型”企业。其15000平方米生产基地内,6条全自动面膜灌装线与6条单支产品流水线昼夜运转,年产能突破3亿件,服务客户超1000家,涵盖华熙生物、御泥坊等知名品牌。
“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妆奖年度创新企业”……一连串荣誉背后,是妆泽生物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企业负责人直言:“在OEM领域,专利数量就是话语权。”
专利矩阵:36项技术护城河如何炼成?
截至2024年,妆泽生物累计获得36项专利授权,覆盖配方、工艺、设备三大核心领域,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壁垒。
明星专利解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转化”
微囊包裹递送技术:通过纳米级微囊将活性成分(如维生素C、视黄醇)包裹其中,解决传统配方易氧化、刺激性强的痛点。应用该技术的某抗衰精华液,经第三方检测显示,成为合作品牌“爆款”。
D相乳化技术:突破传统乳化剂依赖,以天然植物油脂为基底,实现“0乳化剂”配方。该技术应用于某敏感肌面霜,获欧盟ECOCERT天然认证,上市首年销量破50万瓶。
专利布局逻辑:贴合市场需求的“精准打击”
妆泽生物的专利研发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紧扣市场趋势:针对“成分党”需求,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提取工艺;响应“纯净美妆”潮流,布局天然成分递送技术;瞄准抗衰、修护等高增速赛道,储备前沿功效成分专利。
研发体系:全球化资源整合下的“创新生态”
顶尖团队:40人“科研天团”的硬核配置
由40多名资深科研人员,平均从业21年,涵盖配方开发、生物工程、临床测试等领域。团队中,不乏曾任职于欧莱雅、资生堂的资深专家,形成“国际视野+本土落地”的研发优势。
硬件支撑:8大实验室的“技术中台”
从配方研发到安全性评估,妆泽生物构建了全链条研发闭环:微生物实验室:确保产品无菌生产;皮肤测试室:通过3D皮肤模型模拟功效;稳定性测试室:模拟极端环境验证配方可靠性。
行业影响:重新定义OEM的“技术价值”
妆泽生物的36项专利,不仅为企业构筑了竞争壁垒,更推动OEM行业从“代工生产”向“技术输出”转型:
打破“国际技术垄断”:通过自主研发,实现高端配方国产化替代,成本降低50%以上;
降低创新门槛:向中小品牌开放专利授权,提供“技术平替”解决方案;
树立行业标杆:其研发体系被广东省化妆品质量管理协会列为“创新型企业示范案例”。
未来蓝图:向“全球技术服务商”进阶
妆泽生物的野心不止于国内OEM龙头。企业负责人透露,未来三年将投入1亿元用于研发:
拓展专利布局:在合成生物、绿色包装等领域申请20项新专利;
深化国际合作:在欧洲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引入瑞士抗衰技术、德国环保工艺;
技术普惠计划:推出“共享实验室”平台,向全行业开放设备与数据资源。
结语
在化妆品OEM这个“隐形战场”,妆泽生物以36项专利为矛,以全球化研发为盾,重新定义了代工企业的价值边界。当行业仍在价格战中内耗时,妆泽已用技术创新开辟出一条“高壁垒、高溢价”的增长路径——这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最佳注脚。
吴凡报道
责任编辑:李军 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