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至28日,“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于河南南阳大剧院圆满举办。艺术节汇聚来自18所高校的16个剧社和5个剧组,参演人员覆盖超过30所高校,历时10天集中呈现21台优秀舞台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戏曲...
2025年8月19日至28日,“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于河南南阳大剧院圆满举办。艺术节汇聚来自18所高校的16个剧社和5个剧组,参演人员覆盖超过30所高校,历时10天集中呈现21台优秀舞台剧目,涵盖话剧、音乐剧、戏曲、音乐会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本届艺术节不仅为南阳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文艺活力,更成为南阳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文化亮点。
南阳大剧院作为青年艺术家“孵化器”
汇聚青年创作活力,赋能南阳新未来
作为“中国专业的孵化青年艺术家的剧院”,南阳大剧院围绕“专业孵化”系统性打造了“三个一”架构:一项公益计划,即“卧龙计划”;一个艺术节事,即“躬耕艺术节”;以及一个长期平台,即“青年艺术家交流平台”。其中,“卧龙”与“躬耕”意象源自《出师表》,凝结着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历史文化记忆,是贯通古今的文化纽带。南阳大剧院正是基于发掘南阳地域文化精神,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与培育青年艺术人才的多重愿景,重磅打造“卧龙计划”与“躬耕艺术节”,致力于将南阳打造为青年艺术家实现梦想、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
在南阳投资集团与聚橙剧院院线的支持下,南阳大剧院于2024年正式启动“卧龙计划”。计划开展以来,南阳大剧院总经理刘九牛带领运营团队积极走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澳门大学等多所高校,深入调研高校青年戏剧创作生态及青年戏剧人才需求,全面推广旨在通过提供资金资助、资源扶持、人才培育、权益保障等整合型服务,发掘与孵化优质演艺项目与青年演艺人才的“卧龙计划”。在此推动下,“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自公开征集伊始,就受到高校学子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累计收到超100部戏剧作品报名参与。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艺术节特邀17位来自全球文化界与演艺界的资深专家及从业者组成专业评委会,从艺术性、市场性及国际性等多维度对作品开展专业评审,致力于为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宽其行业视野与发展机遇。
此次“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三个一”架构实现深度融合与有机联动,不仅有助于南阳大剧院进一步打响以“躬耕精神”为内核的南阳城市文化新名片,更意味着南阳大剧院作为青年艺术家“孵化器”,正式迈入系统化为中国演艺行业输送青年创作力量与优质原创作品的发展新阶段。
“卧龙计划”孵化首作《南阳关》双版本精彩亮相
深耕南阳文化沃土,融汇国际戏剧视野
作为“卧龙计划”孵化的首部作品,话剧《南阳关》国际版与躬耕版分别作为开幕与闭幕大戏,亮相“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该剧以传统豫剧为骨架,全新诠释南阳英雄伍云召的传奇故事,为观众呈现出充满南阳地域文化特色与国际化表达的文化盛宴。其中,话剧《南阳关》国际版特邀享誉国际的法国导演丹尼尔•梅斯吉什执导,汇聚业界精英组成主演团队,致力于推动全国商业巡演与中华文化“走出去”。话剧《南阳关》躬耕版则由南阳理工学院海蓝剧社创始人柳亚刀发起,副社长邝红康等南阳本地班底参与演出,侧重于发掘南阳本地演艺力量,深化扎根于本土的艺术表达。
话剧《南阳关》以“双版本”模式同步孵化,一是源于话剧《南阳关》脱胎于传统豫剧,其艺术张力与戏剧内核深刻体现了南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质,有助于提升南阳城市形象与文化影响力;二是旨在集中展现“卧龙计划”的专业孵化能力与创新制作理念,进一步扩大“卧龙计划”与艺术节在戏剧领域与社会层面的广泛影响。
21部佳作竞演,8场主题分享会,11场主创见面会
多元表达与多方互动,开拓戏剧交流维度
“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共设置“青年竞演单元”“宛图讲堂•躬耕艺术节专场”及“主创见面会”三大核心板块,同步设立“聚橙奖”“躬耕奖”“卧龙奖”与“木兰奖”四大奖项,共遴选并组织21部优秀戏剧作品轮番上演,集中展现多元戏剧创作风貌,助力青年创作力量绽放。
在“青年竞演单元”板块,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剧组呈现了丰富多元的舞台演绎,从经典改编到原创文本,从传统戏曲到前沿探索,21部作品充分展现了青年戏剧的创造力与艺术活力。经艺术节专业评委会综合评审,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如下:“聚橙奖”获奖剧目共计13个,包括中央戏剧学院《奇石西遇记》剧组——音乐剧《奇石西遇记》;苏州科技大学新程剧社——话剧《窃齿记》;南京艺术学院一南剧社——话剧《梦起南阳》;上海戏剧学院山海异世工作室——环境戏剧《悦羽令》;中国戏曲学院Money剧社——曲剧小戏《一文钱》;山东师范大学戏剧混凝土剧社——话剧《玛卡里亚》;复旦大学燕园剧社——话剧《第三方指控》;上海大学联合渤海大学——话剧《肉食动物》;浙江工业大学梦工场剧社——话剧《看不见的‘大象’》;中国戏曲学院等等等等剧社——戏曲《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魅影戏剧社——话剧《第七冬重逢》;武汉大学《十月一万天》剧组——话剧《十月一万天》;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樊应子——音乐会《快到“宛”里来——樊应子钢琴独奏音乐会》。“躬耕奖”获奖剧目共计3个,包括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北京高校——跨界戏剧《舌战群儒》;香港浸会大学见手青剧团——话剧《类人》;晋中信息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话剧表演团——话剧《面向自我的陈述》。“卧龙奖”获奖剧目共计3个,包括浙江大学文琴艺术团黑白剧社——话剧《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中央戏剧学院正无穷剧社——跨界戏曲《变形人来了!》;中国戏曲学院樊楼剧团——戏曲《闹樊楼》。“木兰奖”获奖剧目则是中央戏剧学院表导楼剧团——话剧《奥菲莉亚死于一场谋杀》。
在“宛图讲堂·躬耕艺术节专场”板块,艺术节特邀海内外著名艺术家与研究学者举办8场主题分享会,汇聚多方艺术视野,共探艺术创作实践,其中:蔡少华带来《青春的骄傲:中国昆曲的活态传承》;程瑶带来《一场欧陆顶尖导演作品的‘壮游’秀》;毕跃杰带来的《南阳文化主色调》、崔子敏带来的《帝都南乡的故事分享》、朱经朝和4位高校剧社社长南阳文化分享等主题内容组成的南阳文化专题论坛;王永恩带来《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艺术节品牌构建——以南阳为例》;丹尼尔•梅斯吉什与宁春艳带来《戏剧与灵魂》;乜书杰与李仁义带来《侃侃话剧》;付桂生带来《AI时代戏剧美育何去何为?》;蔡少华、程瑶、赖毅、朱经朝与付桂生共同呈现《戏剧南阳,躬耕未来——总结艺术节》。
在“主创见面会”板块,艺术节分别邀约参演剧目的核心创作团队与评委、观众等,开展了11场主创见面会。各方围绕剧目创意、角色塑造、艺术手法及主题表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对话,有效增进了创作与观赏之间的互动与理解。
凝聚多方力量,共建戏剧盛会
铸就南阳文化新名片
作为“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的主办与运营单位,聚橙剧院院线始终坚持以南阳地域文化为根基,积极汇聚多方资源,助力地方文化生态建设。正因如此,本届艺术节也获得了各级政府、宣传、文旅等相关部门与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国际剧协副主席陈涌泉等领导莅临艺术节开幕式,陈涌泉书记代表中国剧协向艺术节表示祝贺与支持,并表示艺术节的创新实践为中国戏剧发展做出新探索,未来更将为中国戏剧的繁荣兴盛贡献南阳力量。
(图: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国际剧协副主席 陈涌泉)
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大鹏更在艺术节开幕式上,向全国青年艺术家发出邀约:“这里有剧场、有灯光、更有无限可能。南阳大剧院将竭诚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诚挚邀请领导嘉宾朋友常回来看看,发挥专业优势,为南阳传经送宝,一同品味山水之乐,欣赏戏韵,共襄发展大事。”
(图: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大鹏)
南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淼则在艺术节闭幕式上代表业主单位致辞,指出南投集团于白河畔建设的“三馆一院”等文化设施,将持续为南阳文化发展注入动力,并欢迎更多青年来宛实现艺术梦想。
(图:南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刘淼)
艺术节期间,南阳团市委、市文联、剧协、民革等单位领导亦莅临现场观摩指导,支持与鼓励着因热爱艺术、热爱戏剧而汇聚于南阳的青年艺术人才,并指出青年人才必能承担起“以文培元、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时代使命。
全媒体矩阵联动传播,多渠道组合发声
千万流量助推破圈
“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获得了南阳报业集团、南阳广电、百姓文化云等官方媒体的全方位支持,并通过报纸、电视、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多渠道及文旅推荐官自媒体矩阵持续宣发,形成跨平台、高密度传播态势。初步统计,艺术节全域传播累计触达受众超千万人次,有效扩大了南阳城市文化影响力,为持续打造南阳文化名片、助推优秀作品“出圈”提供强劲动能。
在媒体报道方面,南阳日报及晚报累计发布23个专题版面,南阳网及其视频号、抖音等矩阵媒体推出宣传报道近100条,南阳广电推出《躬耕艺术节:以青春之力焕文化之彩》专题片,南阳交通广播推出8位躬耕主讲人专访节目,开创南阳市官方媒体集中规模宣传同一文化活动的先例。此外,《中国艺术报》《大公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等多家媒体均针对艺术节展开报道。
在线上直播方面,艺术节实现主体活动直播30场。13台演出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百姓文化云”与南阳大剧院视频号同步直播,场均观看达3000人次,累计观看超4万;“宛图讲堂·躬耕艺术节专场”由南阳市图书馆视频号与“南阳日报南阳头条”联播6场,场均观看2000人次,总计超1万;11场主创见面会通过个人视频号直播,线上流量超3000人次。
聚橙剧院院线精选6部剧目孵化
以专业运营持续助力艺术节成果落地
“卧龙计划2025南阳躬耕艺术节”作为南阳大剧院深耕南阳地域文化、塑造南阳文化品牌的重要实践,以艺术为媒,集戏剧力量,聚青年人才,已成为南阳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成功案例,也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依托艺术节事实现“破圈”传播的“南阳样本”。此外,艺术节集中展现了中国青年戏剧创作的蓬勃活力,更将以“竞演+孵化+巡演”的系统化运营模式,有效搭建起从高校创作到行业输出的桥梁,持续为中国戏剧生态的繁荣发展输送青年人才与原创佳作。
目前,聚橙剧院院线已初步遴选出本届艺术节的6部优秀剧目,将依托演艺项目制作孵化与全国院线连锁运营等优势,通过制作孵化、出品运营与全国巡演推广相结合的系统化机制,对艺术节作品进行持续性孵化与市场化推广。此举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卧龙计划南阳躬耕艺术节”的品牌影响力与行业辐射力,更将助力青年剧社构建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为青年戏剧创作的持续发展注入长效动能。
未来,“卧龙计划南阳躬耕艺术节”将持续聚焦青年人才培育与原创戏剧孵化,吸引更多艺术力量汇聚南阳,致力将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打造为激发创意、成就梦想的文化热土,推动更多优秀原创作品从南阳走向全国、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