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云南大理,由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清风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4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创新专题论坛”会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海军研究员...
6月26日,在云南大理,由中国科技产业促进会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清风环保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4县域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技术创新专题论坛”会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海军研究员就《生活垃圾协同化焚烧超低排放技术》成果作了全面介绍。
生活垃圾在焚烧处理过程中,达标排放是一个困扰该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小型化的焚烧,近年来成为许多科研机构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和清风环保达成协议,以清风环保旗下的昌宁县生活垃圾处理小型静脉产业园项目的成套焚烧设备为基础,大化所派了张海军研究员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从2023年8月开始与贵州清风环保技术研究院一起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污染排放实验。该实验是在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20吨、污泥10吨、餐厨5吨、渗滤液100吨、渗滤液浓液20吨的情况下,既是在生活垃圾焚烧的同时,还要协同化处理多种污染物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试验,测试,持续稳定,排放效果良好,均低于国标的排放值,所有排放数据已上传国家环保监管平台并通过了专家评审验收。6月28日,本次论坛组委会还组织了出席会议的全部代表到实验现场进行参观。
该实验成果将会广泛地运用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实践中,尤其是为推动县域生活垃圾协同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